抢抓机遇 创新举措 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法律保障
来源:无锡律师协会 更新日期:2020-06-10 13:48:36 浏览次数:2364
近年来,无锡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有关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机制,搭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平台,探索多形式法律服务模式,加快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推动了全市“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
主要做法和成效
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机制。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无锡“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的意见》,组织召开全市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工作会议,就加强全市“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规范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标准。成立了市“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协调小组,加强统一协调领导,合力推进全市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市律协与中国国际商会无锡商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律师顾问团的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合作共同为政府、企业“一带一路”涉外经贸活动打造坚实法律基础。
探索建立多形式“一带一路”法律服务模式。组织无锡律师事务所联合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立法律服务咨询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跟进式全方位法律服务,开创了中国律所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国园区设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的先河,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省全国推广。组织律师协会与市内对外贸易、投资较多公司、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荐优秀涉外律师组建公司法律咨询服务团,通过专业微信群进行贴身式时时法律服务。组织涉外法律服务优秀律所和律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专业合作伙伴。积极组织专项涉外法律服务,今年防疫发生后,组织优秀涉外律师开展外贸企业专项“法治体检”活动,实施问诊式法律服务,解决跨国贸易纠纷案件500余起。
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组建由优秀涉外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一带一路”建设专业法律服务团,服务团下设跨境并购、投融资、国际诉讼与仲裁等工作组,为全市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组织成立无锡市跨境贸易法律服务专家团,指导全市律师更好参与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坚持把涉外律师列入全市名优律师人才培养工程,全力推进我市高端涉外法律服务培养。几年来,我们在境外举办6批次研修班,共160人次参加了研修培训,有效提升我市律师涉外法律专业能力。目前我市有11名律师入选国家级涉外律师人才库,36名律师入选省级涉外律师人才库,25名律师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下步打算和举措
搭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平台。会同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组建成立实体化的无锡市“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负责全市一带一路法律服务组织管理、产品研发、服务推介对接,设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网站,定期向社会、企业推送涉外法律服务最新资讯、典型案例、境外投资政策和法律风险等信息,为政府部门对外经贸活动和无锡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贸易提供指引。参照柬埔寨西港法律服务中心模式,在无锡企业投资较多的国家地区,依托园区多方共建涉外海外法律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法律服务。依托海外无锡商会,设立海外法律服务办公室,打造我市海外法律服务战略支点,形成全方位对外法律服务新格局。
开展涉外法律服务专项活动。开展外贸企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法治体检四进四送”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组织涉外律师聚焦企业投资、国际贸易风险防控等重点,分行业、分区域、分阶段,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法治体检服务,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提高涉外法律服务精准性。召开涉外企业供需见面会,精准对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举办涉外法律讲座、论坛、沙龙,宣传“一带一路”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召开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发布会,提供涉外风险防控法律建议,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优化“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队伍。建立涉外律师人才库,签约一批知名度高、信誉度好、专业能力强的境外律师;引进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业务的国内高层次涉外律师;培养一批具有核心业务的无锡专家、骨干涉外律师,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推动政府外事、商务等涉外部门普遍建立公职律师,具有一定规模的涉外企业设立公司律师,提高政府部门服务“一带一路”和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水平。充分用好“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选派优秀涉外律师赴相关国家学习、培训、考察以及开展服务,拓展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国际视野;探索无锡律所与国外律所开展联营,支持有条件的律所到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打造无锡涉外律师服务品牌。
健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会同发改委、商务局、外办、工商联、贸促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定期召开一次联席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打造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对外经贸发展动态和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信息,宣传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中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扩大涉外法律服务影响力。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标准和职业道德准则,规范考核评价机制。定期举行优秀涉外律师事务所、优秀涉外律师评选工作,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效应。建立人才保障制度,通过争取财政资金、安排律师协会会费支持等方式,加大对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和支持力度,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涉外律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