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绿色公益”——无锡市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七)
来源:无锡律师协会 更新日期:2020-08-13 14:56:57 浏览次数:2839
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生态环境绿色公益”,是由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吴晓宇律师带领的环境与资源法团队发起设立。“天蓝地绿水清的呵护,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吴晓宇律师及其团队成员坚持用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执业技能,用法律之剑守住生态环境的底线。
从我们做起,争当法律界的“绿色卫士”
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爆发后,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骤升,相关法律服务酝酿迸发。2012年,《民事诉讼法》内容大幅修订,首次写入公益诉讼制度,明确了“有关组织”的诉讼主体资格。而在此前三年,吴晓宇律师与团队成员们就已对环境公益诉讼模式进行了积极研究。吴晓宇律师团队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和实践,为成功代理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原告起诉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水污染侵权案件并胜诉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确认社会组织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司法实践。
“源于心、践于行”,十多年来吴晓宇律师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与团队成员们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绿色公益”公益法律服务事业落地生根。
与改革同行,敢做律师界“吃螃蟹的人”
2018年1月1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正式在全国试行。同年12月6日,《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落地实施。北京德恒(无锡)律师事务所环境与资源法团队受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委托,全程代理无锡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无锡某金属压延有限公司里夫泾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对该案的报告制度、鉴定评估、磋商制度、修复及修复后评估等程序和规则进行了积极探索,拟定了办案流程,对磋商程序进行了规范化审查。最终,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与赔偿义务人达成了《生态损害赔偿协议》,为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后续的配套文件制定奠定了实践基础。
2019年11月,该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当好“法律高参”,全程协助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出台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配套文件,具体包括《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事件报告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起诉规则(试行)》、《无锡市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库管理制度(试行)》等8个配套文件,为无锡市后续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与绿色相约,守护环境“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有一抹绿色情怀!”吴晓宇律师与团队成员们成功代理的15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其中一件案件被誉为“中国NGO提起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第一案”。同时,经办的多起环保案还先后入选了最高院向社会公布的“人民法院保障民生典型案例”、“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十起环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和“环境资源审判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江苏法院近几年发布的“十大民生案件”、“环境资源典型案例”和“十大环境资源审判案件”等,为专注环保案件的律师们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指引。
为进一步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环境与资源法团队全力擦亮“生态环境·绿色公益”名片,定期为社会各界提供专业、免费的环境法律专项培训,有效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环保法治意识,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截止2019年底,团队成员们已开展公益环境法律宣讲四十余次,听众累计超过八千人次。
与此同时,他们还致力培养环境法专业人才,团队成员多次应邀担任全国大学生环境资源模拟法庭大赛评委,与高校学者、资深法官、行业专家等共商环保司法审判经验、破解环保司法难题,培养参赛选手参与环保司法实务的技能。
2020年6月,“生态环境·绿色公益”法律服务被无锡市律师行业党委、律师协会命名为全市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品牌。肯定是激励继续奋力前行的动能,“生态环境·绿色公益”法律服务品牌也将秉持不变的“绿色情怀”,同心再起航,让绿色成为发展最鲜明的底色!